大商王朝与西邻大夏王朝为中原大陆两大强国,两国以天堑山脉为界,各自掌控着丰富的资源与贸易路线。大商以丝绸、瓷器、茶马贸易闻名,经济繁荣但军事实力薄弱;大夏则拥骑兵铁甲,雄踞草原与北疆,军事威慑力冠绝诸国。两朝百年间时战时和,形成微妙平衡。
十年前,大商边境突遭北方游牧部落“黑狼部“侵袭,边城三郡沦陷,商军疲于应对。恰逢大夏新帝登基,为稳固政权,趁机提出“以和亲换军援“——大商需将皇室公主嫁入夏宫,换取大夏出兵驱逐黑狼部,并签订二十年互不侵犯盟约。
游牧部落首领“狼王“野心勃勃,欲吞并商境富饶的河西走廊,切断大商与西域商路。其背后疑似有大夏某皇子暗中支持,意图制造混乱以削弱大商国力。
新帝年幼,朝堂被权臣把控,皇子们暗中培植势力。十七皇子钟辞自幼被放逐边疆,实则暗掌部分边军,成为各方势力拉拢或打压的对象。
大商皇帝年迈,太子早逝,储君之位空悬。九公主敏丹自幼聪慧,却因母族低微被视作“棋子“,成为和亲最佳人选。
敏丹公主的母亲沈氏,出身于大商百年勋贵世家——沈阀。沈阀先祖沈骁曾辅佐开国皇帝平定中原,以“铁血军神“之名镇守北疆三百年,家族世代执掌边军兵权。然而,在敏丹公主祖父沈承一代,沈阀因卷入储君之争遭构陷,被削爵贬为“散侯“,兵权尽失。沈承郁郁而终,沈阀从此沦为朝堂边缘势力。
沈承之女(敏丹公主母亲)沈清漪自幼聪慧,琴棋书画皆通,更习得沈阀祖传的兵法韬略。十五岁入宫为妃,却因锋芒过露遭皇后忌惮,被打入冷宫。恰逢先帝为安抚沈阀,将九公主敏丹交由沈清漪抚养。沈清漪在冷宫孤寂中,将家族未竟的复振之志与边塞防务之策,尽数灌输于敏丹公主,临终前更留下密匣,内藏两物:一为沈阀世代相传的“山河舆图“,标注北疆要塞与暗道;二为沈骁亲笔所书的《破狼策》,详述克制游牧骑兵之战术。
沈阀鼎盛时,曾与黑狼部有血仇。百年前,狼王先祖“赤獒“率部劫掠商境,沈骁率军千里追击,将黑狼部逼至绝境。赤獒临死前立誓:“沈阀不灭,我族必返。“此次黑狼部卷土重来,实为寻机复仇,而幕后推手正是欲借乱局削弱沈阀余威的七皇子钟离。。敏丹知晓,这位皇子虽手握兵权却久居边陲,因母妃出身低微,在夺嫡之争中早被排除在外。而她,正是大商用和亲之名送来的“棋子“,既是安抚,亦是监视。
十七弟好福气,得大商倾国公主。“七皇子钟离携八皇子钟戎踏入院中,笑声裹着寒意。敏丹袖中暗藏的匕首在烛光下闪过冷芒,敏丹佯装惶恐退至钟辞身后,指尖却悄然掐算时辰——三日后宫中宴,便是他们设下的第一局。三日后意料之中的事还是来了
盛夏骤雨,黄河决堤。朝廷急派钟辞赴灾地赈济。敏丹随行,马车颠簸间,她忽闻灾民哭声中有异:“哭声不止悲苦,更有怨愤。”钟辞查账时,赈银数目与实发之差令其色变——赈灾款竟被层层克扣,灾民食不果腹,而钟离、钟戎所掌管的户部与工部账册却“分毫无差”。
“这是陷阱。”敏丹凝眸,“他们欲借赈灾败绩,将你推向谋逆之名。”钟辞握拳,若赈灾不力,天子震怒,他必成众矢之的。而敏丹眼底却泛起寒光:“既设局,便陪他们演一场戏。”
敏丹乔装入灾村,目睹官吏以霉米充赈粮,暗中记下贪吏名单。回营后,她以商贾之女身份接触灾民,巧设“义诊”之名,收集贪腐证据。钟辞则故作焦躁,扬言查账不力,引得钟离、钟戎暗笑其无能。
深夜,敏丹展出一幅灾民绘制的“贪吏分布图”,与钟辞合谋:“我们需以百姓为盾。明日,你当众怒斥赈粮不足,我暗中煽动灾民请愿——唯有天子亲临,方能撕破这层腐网。”钟辞终信她所言:“你之智,胜过千军。”
次日,钟辞于赈灾台掀桌怒吼,斥责户部克扣粮银。灾民群情激愤,高呼“求圣上亲察”。钟离、钟戎见状色变,欲镇压却被敏丹早布的商队截断官道。消息如烈火传至京城,天子震怒,亲临灾地。
敏丹携灾民证词与贪吏密账,跪陈天子:“赈银半数入私囊,臣妾愿以性命担保证据属实!”钟辞趁机请命彻查,天子准其代掌刑部。